本期看点:
对于肉类贸易,阿根廷此前因国内牛肉价格持续处于高位,宣布延长对七种最受欢迎牛肉部位的出口禁令至2023年底,米莱就任后将不再限制这些部位的出口。
据媒体报道,阿根廷新总统米莱(Javier Milei)12月10日正式上任,他所许诺的诸多激进改革措施也将逐渐对这个南美大国产生影响。
日前,阿根廷新任生物经济计划部长费尔南多·维莱拉(Fernando Vilella)介绍了将与他合作的团队并回答了媒体的提问。
维莱拉表示,阿根廷新政府的首要措施将与“给予出口自由”有关。对于肉类贸易,阿根廷此前因国内牛肉价格持续处于高位,宣布延长对七种最受欢迎牛肉部位的出口禁令至2023年底,米莱就任后将不再限制这些部位的出口。这七种部位包括了带骨或不带骨的牛排(asado)、软骨肉(falda)、腹部双层肉(matambre)、去骨牛排(tapa de asado)、前肩去骨肉(paleta)、后臀肉(nalga)、牛腩肉(vacío),这些部位占阿根廷牛肉消费总量的23%至25%。
此外,阿根廷将在减少或取消出口税方面取得进展。对于阿根廷目前针对牛肉出口征收的9%出口税,新政府有可能将立即取消这项税款,而对于其他农产品如国库的重要资源等的收税则或许采取更为渐进的方式进行减免。
资料显示,阿根廷的农业产业收入约占全国GDP的20%。但在米莱当选之前,阿根廷政府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从农民手中拿走大约2000亿美元,用于支撑持续膨胀的财政预算、比索汇率和控制通货膨胀,这一直令阿根廷农民感到不满。
因此,米莱已经做出承诺,将取消减少农业收入的货币管制,并提出了取消农产品出口关税的目标,这两项措施预计都将提高牧场主的收入,从而刺激当地牛肉产量增加。
当地时间12月12日,阿根廷经济部长卡普托在当地市场收盘后宣布,新政府将官方汇率下调至1美元兑800比索。对于阿根廷农民来说,比索兑美元的贬值可能会鼓励更多的出口,因为出口的回报是美元,因此此举有望将促进阿根廷农产品如牛肉等的出口。
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份,阿根廷累计牛肉出口量已超56万吨,同比增长6.2%;今年头10个月,阿根廷累计向中国发运42.89万吨牛肉,同比上涨8.3%。中国市场也占据了阿根廷牛肉约77%的出口份额,遥遥领先其他国家。
随着阿根廷新政府的成立,后续一系列刺激出口措施有望将得以实施。
声明:以上信息来源于网络,新协航综合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